1—8月非金融公司债券发行2.14万亿元 同比增长了37%

  • 来源:证劵日报
  • 时间:2020-09-30 17:30:05

9月30日,央行发布消息,央行于9月29日举行了“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证监会公司债券部副主任卢大彪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资本市场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坚持质量第一和兼顾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周期,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首发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同时,证监会稳步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平稳运行,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企业股权融资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尤其是企业发行上市的可预期性显著增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沪深两市共有227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额3070亿元。今年1月份至8月份,证监会核发的259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批文批复的融资金额是5014亿元,目前企业已经完成发行融资的是4147亿元。

第二,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推动产业整合、实现优质资产上市、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打击违法违规,改善服务,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并购重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凸显。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市场并购重组交易1648起,交易金额9775亿元,交易金额已经是连续七年在全球排名第二。2019年,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集中并购,南北车合并,这些并购重组显著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推动并购重组改革,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一是丰富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稳步开展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支付工具试点。二是拓宽并购重组的快速审核渠道,拓宽“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取消了一些限制性条件,比如取消了并购项目“不得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配套募集资金不得超过五千万元”的限制条件。

第三,大力推进新三板改革,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证监会于2019年10月份启动了新三板改革,以转板上市制度为牵引,构建多元化的发行融资机制,完善市场分层,实施差异化的监管和服务。今年7月份新三板精选层正式开市,首批32家企业挂牌交易,新三板改革以后,资本市场服务企业的覆盖面、包容性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获取资本市场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增强。截至9月18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8408家,其中精选层32家,创新层1177家,基础层7199家。这些公司的总市值是2.76万亿元,今年1月份-8月份挂牌公司利用新三板实现融资229.13亿元。

第四,充分发挥债券市场服务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推动债券品种创新,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盘活存量资产。与此同时推出了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试点,丰富债券的期限结构,满足优质发行人短期融资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推出了债券购回、债券置换等债务管理工具,研究支持发债企业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出台了特定债券转让机制和匿名拍卖机制,为企业缓解偿付压力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呈现“一增一降”的积极态势。增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非金融公司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增长,今年1月份至8月份交易所市场非金融公司债券发行2.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7%,实现净融资1.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非金融类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了0.94万亿元,也就是说完全有希望提前完成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公司信用类债券新增净融资额比上年超1万亿的目标。降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今年1月份-8月份,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不含可转债、可交换债券),加权平均利率为3.74%,较2019年全年的水平下降了66个BP。如果考虑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的话,下行幅度会更大。